交通运输部:未来5至10年,将如何推动公路建设高质量发展
字体大小:
分享到:
11月23日,交通运输部举行11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,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,加快构建现代化公路基础设施体系有关情况。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副局长郭胜、运输服务司副司长韩敬华共同出席,并回答记者提问。
郭胜表示,公路是覆盖范围最广、服务人口最多的交通基础设施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交通运输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运输的重要论述,准确把握公路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形势与要求,埋头苦干、担当奉献、奋勇拼搏,公路建设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,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    一是公路设施网络不断完善。截至2022年底,我国公路总里程达到535万公里,十年增长112万公里,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7.7万公里,稳居世界第一。京沪、京港澳、沈海、沪昆等国家高速公路主线分段实施扩容升级,国家高速公路六车道以上路段增加1.84万公里。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占比、铺装路面占比达到80%和99%,较十年前分别提高约10%和13%,路网结构进一步优化。

    二是重大工程建设举世瞩目。十年来,公路建设坚持服务国家战略,实施了一批标志性的重大项目。以京雄高速、津石高速等为主骨架的雄安新区“四纵四横”对外骨干路网基本形成。由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港珠澳大桥投入运营,南京五桥、芜湖二桥、武汉青山大桥等十余座跨越长江的通道相继建成,中俄合作建设的黑河大桥顺利建成通车,全长超2500公里的京新高速公路全线贯通,不断打造公路重大工程新标杆。

    三是新理念引领取得新成效。十年来,我们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组织实施绿色公路建设,打造30余个试点示范工程,推动公路可持续发展。以推动BIM技术应用为切入点,探索智慧转型,制定出台系列政策文件,推动新改建智慧公路超3500公里。扩大标准化设计、工厂化生产、装配化施工范围,推行工业化建造,加强公路钢结构桥梁推广应用,提升建设效率和质量水平。

    四是建设技术迈上新台阶。十年来,公路建设不断攻坚克难,突破一系列工程技术瓶颈。例如,港珠澳大桥、深中通道等项目攻克了大尺寸沉管隧道建造、运输、沉放等关键技术;秦岭天台山隧道、天山胜利隧道等在超长山岭隧道设计、施工等方面保持世界领先;大型TBM、超高强度钢丝等国产标志性材料装备经受了实践考验。十年来,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由88本增加到158本,形成完备的指标体系和标准体系。

    五是建设营商环境持续优化。十年来,各级交通部门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简化审批、助企纾困、完善信用评价、提升综合效能,放管结合、优化服务,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。我们积极出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,保障中小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。着力清理规范各类保证金,减轻企业负担,积极营造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。

    六是工程质量水平全面提升。十年来,我们坚持狠抓工程质量安全,不断完善制度体系,加强监督检查,规范市场秩序,严格设计审查,强化竣工验收工作,大力开展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示范创建和平安工地建设,公路工程质量管理持续强化,建设质量整体稳步提升,全国在建高速公路、干线公路质量监督抽检总体合格率稳步提升。

    在未来5至10年,如何推动公路建设高质量发展?有哪些重点部署?郭胜表示,交通运输部将坚持“六个着力”。

    针对公路数字化转型的重点任务以及如何深入推进?郭胜表示,交通运输部高度重视公路的数字化转型。

    下一步,交通运输部将在以上六方面持续发力,集中全行业智慧,促进公路全流程数字化转型,推动建设实体公路和数字孪生公路两个体系,不断提升路网质量效率,降低运行成本。

    在保障货车司机合法权益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?韩敬华表示,交通运输部组织开展了多项关心关爱货车司机专项行动。

    下一步,交通运输部将进一步巩固交通运输更贴近民生实事工作成效,会同相关部门多措并举持续加强对货车司机的关心关爱,规范平台企业经营行为,持续保障广大货车司机的合法权益。

来源 | 交通运输部

 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本页